什麼是外匯領域的資管?這其中有陷阱嗎?

只給你地道的金融知識
george.d

資管,一般是集合資產管理的簡稱。它原本是券商為高端客戶所開發的一種理財服務,券商從特定的客戶那裡募集到資金,為了客戶的利益,利用客戶的資金進行投資,投資內容包括股票型、債券型和貨幣型基金等等,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受人之託,代人理財,風險(投資者)自擔”的業務形式。

而後,隨著資管市場的漸漸發展,其業務也早已不局限於證券市場,而是逐漸向其他衍生品行業擴散開來,得到監管機構批准的基金子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都可以開展資管業務,國內迎來了一度繁盛的“大資管時代”。在這種背景之下,外匯資管行業也隨之發展起來。


一、外匯資管的“熱”和“涼”

2017年,可以說是外匯資管的井噴的一年,這一年當中,國家對內盤的打擊讓市場上的資金大量流入外盤當中,外匯行業得到了進一步壯大。而與之同時,正趕上風風火火的“大資管時代”,很多人從這當中窺見了商機,各種外匯資管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它們當中有認真做的,也有完全是想趁勢撈一把的,有半年就宣告完結的,也有一直堅持到現在的。在這一年,外匯資管行業可以說是炙手可熱,成為各種資金紛紛追逐的對象。

外匯資管的“熱”,是有它的道理的,決定一個市場繁華的根本還是在於投資者的需求。國內的外匯投資者以散戶為主,然而外匯交易需要十分專業的技巧,在這一點上,機構有著明顯的優勢。因而,國內的投資者在與國際市場抗爭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對於專業人員的需求也就隨之而生。

但是,外匯資管,以及整個資管行業的“熱”顯然過分自由了一些,混亂的發展終於觸及了監管底線。18年開始,金融監管政策轉嚴,資管新規出台,去槓桿,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保本保收益”的產品......監管新規的相繼出台,讓沸騰的資管行業逐漸降溫。

事實上,國家規定所說的資管,都是註冊的資產管理公司,換而言之,是有牌照的。外匯行業暫時並沒有法律監管,很多外匯資管公司只是以資管的模式來經營相應的業務,投資者資金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資管方的自律程度。然而金融監管的趨嚴也一樣給外匯資管行業帶來了影響,去槓桿的持續推進讓資管方的可用資金逐漸減少,禁止“保本保收益”讓一些以此為經營模式或者宣傳噱頭的外匯資管公司無以為繼,外匯資管行業漸漸從“熱”到“涼”,從萬人追逐到如今的前途未卜。

外匯資管從“熱”到“涼”,僅僅經過了幾年時間,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血本無歸,然而,資管的“涼”卻更讓人覺得安心。監管環境嚴格,市場透明度提高,投資者的眼光也越來越高,居心不良,觸及監管紅線的公司被洗出局,才能讓技術過硬,紀律嚴格的公司脫穎而出。

二、外匯資管的幾大陷阱

我們都知道,外匯保證金行業在國內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而由此衍生的外匯資管行業,相應的法律法規更加缺失。雖然投資者可以通過與之簽訂的一些合同法規來進行維權,但總體來說外匯資管行業主要靠的還是行業自律。這就導致外匯資管行業發展得良莠不齊,優秀的團隊鳳毛麟角,各色陷阱卻層出不窮,所以投資者更要謹慎分辨。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外匯資管陷阱大致有以下幾類:

保底陷阱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就已經說過,資管總結起來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風險(投資者)自擔”的一種業務形式。然而,市場上有很多公司,卻提出了“保本保收益”的模式,甚至提出高達20%-30%的年化收益率保證,這明顯是一種十分畸形的狀態。這種模式常伴隨著龐氏陷阱,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把戲。

金融市場是有風險的,沒有哪個人,哪個團隊,哪種策略可以保證萬無一失,更不要說還有經營、營銷等種種費用了。所以當一個外匯資管公司說我替承擔風險的時候,很可能他採用的都是私搭的虛假MT4平台,將客戶的錢裝進自己的腰包,再拿出一部分補貼上一個客戶,這種其實就是打著外匯交易名號的非法集資,是最為行業所不齒的一種。

保本保收益的模式擾亂了市場紀律,加劇了道德風險,這早已是金融業的普遍共識。採用這種模式的資管公司,不管包裝了多少諸如“智能化交易”“跟單”“鏡像”的噱頭,它都是在用投資者的錢不斷加槓桿,在去槓桿大環境之下,一旦新資金跟不上,迎來的就只能是一波暴雷,投資者就會是首當其中的受害者。

回撤陷阱

回撤陷阱是另外一種常見的手法,這種公司可能平台是真的,也沒有對交易過程做什麼手腳。他們只不過是將投資者的錢滿倉對沖,一個做空一個就做多,反正會有一個盈利的,虧損達到約定的回撤比例就將資金退還給投資者,投資者也只能自認倒霉。

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資管公司的盈利,但是對投資者來說,與其把資金拿去給他們一半一半的概率賭,還不如自己回家學習琢磨下外匯交易的技巧。

刷單陷阱

最後一種,就是刷單刷佣金。要求投資者在本身的代理下面開戶,加點加佣金,然後操縱客戶的賬戶不斷刷單,或者選一個簡單的馬丁逆加策略+一些震蕩的貨幣品種,一段時間後,達到約定的回撤比例,就把錢還給投資者,自己早已賺夠了佣金。

三方糾紛

除了這些陷阱外,現在還有一種出現在代理商、操盤方和投資者三方的糾紛。這種倒說不上是陷阱,無非是代理商負責籌備資金,操盤方負責提供技術,投資者坐等收益。然而,可能操盤方將客戶的投資者打爆了,卻拿著佣金拍拍屁股走人,投資者只會找代理商,代理商自然也不會放過操盤方。隨著這種模式的發展,代理商和操盤方的糾紛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並非是誰故意騙誰,說到底是屬於操盤方能力不足,專業人員匱乏,在加上三方都不能夠嚴格遵守約定好的回撤比例的問題。

三、正規資管太難了,有人開始走捷徑---搭白標,偽造業績

做正規資管和跟單業務,並不容易。想要在外匯行業,正經地靠交易幫助用戶盈利,要有相當高的交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沒個八年十年以上的功力,沒有相當大的掌控力,建議一般的交易者和經營者盡量不碰這個業務,或者是小玩玩而已。

正規的路不好走,一些人就開始打歪主義。所以,我們看到了,石家莊的金*指崩盤了,廣東的鼎*陽也崩盤了。它們都是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型資管,規模可能都在數以億計。

做資管,至少要分兩種類型的資管。一種是使用第三方的平台;一種是使用自己家搭建的白標平台。白標,不一定都不正規,但是它發生不正規的可能性概率會大大增加。

先看正規點的。

什麼樣的人,會去使用第三方的平台作為交易平台呢?我們認為,具有一定盈利能力和潛力、對交易事業有信仰、對金錢和法律有敬畏心的人,它們會把注意力放在交易本身。他們會使用正規的平台,這是從業底線。

談到什麼是正規平台,至少不會跑路,有英國、塞浦路斯和澳洲的主監管,業內人普遍認為還可以還能做的經紀商。目前,外匯行業裡做平台監管查詢的軟件和工具,越來越多了。大家可以交叉查詢和對比。

四、什麼是好的外匯資管

外匯資管其實本身是一種很好的模式,我有技術你有錢,我們互相合作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然而,由於法律監管的不健全,這種模式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鑽,外匯行業又不夠成熟,專業化人才嚴重缺失,這導致想從中撈一筆的反而成了行業的大多數。

真正好的資管,應該立足於資管的本質,以投資者的盈利為目標,不能夠抱著僥倖心理,更不能夠以坑投資者作為盈利手段。

好的資管,專業的操盤手,過硬的技術,優秀的產品設計以及合理的資金運作,這些元素缺一不可。與此同時,更不能忽視與投資者之間合理、有效的約定(應該是紙面合同而非口頭約定)和溝通,這對雙方後續的工作開展(比如資金方不能干擾操盤方的決策)以及發生風險事件之後的責任認定,甚至是投資者維權,都非常有好處,對於雙方來說也有據可依,更加公平。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曾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警示: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這是金融行業最普遍的規律,在選擇資管公司的時候,要注重考察公司的背景、資歷、合作平台、歷史成績等,不能被華麗的裝修和衣著整潔的營銷人員所蒙蔽,對於任何以各種形式提供高收益保證的機構,更應該敬而遠之。

因此投資者應該去選擇國內外哪些正規的、受到嚴格監管的外匯資管公司。那麼如何進行選擇呢?

1、是否擁有專業的操盤團隊

好的外匯資管團隊(那些靠各種營銷手段取得客戶資源的不在此次討論之列),自然是由相對專業的人士構成,擁有專業的操盤團隊(外匯操盤手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職業,沒有幾年的時間在外匯市場中生存下來,都不能稱為一個合格的外匯操盤手)和過硬的技術,通過團隊的力量,在嚴格做好風險控制的基礎上,爭取做到持續穩定收益。

2、是否能提供真實的歷史實盤交易記錄

好的外匯資管團隊應該向客戶展示你的歷史業績證明,當然了,有時候品牌知名度也很重要。但絕不能依靠各種花哨的營銷手段來取得客戶資源。

3、看合作券商是否受到所在國的嚴格監管

合作券商是否在監管機構註冊,監管機構通常制定相應的規則,在不同程度上對經紀商的行為起約束作用,同時力圖保護客戶的利益。投資者可以通過它們的網站查詢經紀商的註冊情況。

4、看經營模式是否合規

一般來說,經營模式是經紀業務+操盤模式。由資管團隊負責為旗下客戶進行操盤,佣金由資管團隊收取,淨值採取分成模式。立足長遠的專業資管機構,是可以做到雙贏的。

總之,對於我們投資者而言,應該從以上幾方面進行判斷,當然,作為外匯資管團隊,要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核心原則,注重長期穩健的發展,在現有體制下不觸碰法律紅線及道德底線,方能走得長遠。

祝交易順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最後編輯於2023/09/05 16:06

240 贊同
6 評論
收藏
查看原文
相關推薦
關於我們 用戶協議隱私權政策風險披露認證協議社群規範 幫助中心 意見回饋
App Store Android

風險披露

金融工具交易屬於高風險投資活動,有導致部分或全部投資本金損失的風險,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網站所包含的任何觀點、聊天訊息、通知、新聞資訊、研究調查、分析、價格或其他訊息都是作為一般市場訊息提供的,僅供教育和娛樂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所有的觀點、市場行情、推薦或任何其他內容可能隨時會改變,恕不另行通知。Trading.live對因使用或根據這些訊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 2024 Tradingliv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