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交易系統必須簡單嗎?

肥肥的專屬EA圈子
heart wide body fat research ea

在交易中,咱們經常能聽到一個詞語,叫做“大道至簡”。大家也常說,交易要回歸本質,要執行簡單的交易策略,才能最終實現盈利。

那麼,事實就是如此嗎?簡單的交易策略就能實現盈利嗎?

我自己是在交易中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曾經虧損到谷底,也曾經爬起來過,我制定過極其複雜的交易系統,為了炫耀和顯擺,也使用過極其簡單的交易系統,虧得也很慘。

到底什麼才是對的,什麼樣的交易系統才能真正實現盈利?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越簡單的技術指標,越簡單的交易系統就能實現盈利嗎?

我們做技術分析的,大部分人都有過同樣的經歷。

一開始會學習很多的交易知識,很多種技術指標,各種學術理論,學到滿腦子都是各種策略與技術,組建的交易系統也越來越複雜,到最後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後來,我們又聽到市場上有“大道至簡”的論調,覺得很多所謂的老師用一根裸k就能實現盈利,覺得太牛了,YYDS!於是又開始走了另一個極端,把自己的交易策略精簡到底,覺得自己要是能靠這麼簡單的策略實現盈利,在交易界也能封神了。

但不管是交易中,還是人生中,最忌諱的就是“自我認知過剩”,咱都是普通人,我們做不了神,即便我們用的是最普通、最樸素的方法實現了盈利,但只要這個結果是盈利的,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市場上有什麼論調不重要,也與我們無關,時刻記住我們唯一的目的不是面子工程,是實質性的盈利就可以。

所以,什麼樣的交易系統才能實現盈利呢?

簡單,又不能太簡單,否則不利於執行。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問題:交易中一條均線打天下,上多下空,這樣的交易系統能不能盈利?

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個方法能不能稱之為交易系統,或者能不能盈利,先說一個大部分人會疏忽的關鍵點:交易策略是實現盈利的方法,但最終的盈利結果取決於執行力。

因此我們在製定交易策略的時候,必須得考慮這個策略的可執行性,而不是單純考慮這個策略的簡單與復雜,能否有盈利能力等等。

回到開始的問題,一條均線上多下空行不行?答案是:從執行的角度來講,不行。

以一條均線上多下空為基本的交易規則,制定出一個簡單的交易系統,給大家舉例說明。

k線上穿均線做多,持有多單, k線反向擊穿均線,多單平倉,空單進場,持有空單,循環交替一直持倉。

這個交易系統非常簡單,同時也非常粗糙,它的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盈利的,但是在交易中會有表現很差的階段。

大家可以看下方的示意圖。

dachshund

圖中是歐元兌美元1小時級別的k線圖。共有13個交易日,k線在120均線上下頻繁地上穿下穿,我簡單數了一下至少21次,訂單會連續地多空進場,頻繁地止損,賬戶的本金會出現大幅回撤。

交易者也都是人,這種級別的頻繁止損,會像一把錘子一樣不斷地去敲擊我們的心臟,就這個簡單的一段走勢,就錘了我們20多次,這擱誰身上受得了?

如果我們在這裡失去了執行力,我也把之後的走勢放出來給大家看一下。

dachshund

圖中左側藍色矩形中,行情連續震盪13天后,又震蕩了兩天,隨後走出一波大空頭趨勢,在這波趨勢中,可以盈利2600多點,可以彌補之前的虧損,還有盈餘。

看起來一陣暴風雨的洗刷之後,我們好像等來了晴天。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可以撐到那一天。但如果你在當下的行情了,連續被止損了20多次,並且你不知道未來的走勢,沒有多少人可以扛得住這樣的連續止損。

永遠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因此,我們的交易策略不能太簡單,過於簡單的話,我們會遇到很多執行力的問題。

那該怎麼辦呢?基於這個交易策略,我們可以做一些交易信號的篩選,降低震盪行情裡邊的止損數量和虧損金額。

我採取的方法是,用更大的周期過濾交易信號,大家看示意圖。

dachshund

圖中是歐元兌美元日線級別的k線圖。在日線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歐元兌美元處於120均線下方,行情一直延續空頭,日線級別處於空頭趨勢。

圖中藍色矩形中的走勢,就是上圖中歐元兌美元1小時級別的走勢。

用日線的趨勢過濾交易信號,在日線級別的空頭趨勢中,小時圖就只選擇做空,放棄k線上穿的多單,這樣止損的訂單可以減少一半,止損的金額也會降低很多,我們的心臟不會被捶太多下,至少能保住我們的執行力,不至於錯過後邊的大單邊空頭。

其實過濾的方法有很多,用多指標過濾,多形態過濾,多周期過濾等等,經過過濾之後,把原本極度簡單粗糙的交易系統變得複雜一些,策略雖然複雜了,但卻更利於執行了,這就是一個良好的優化。

所以咱們的交易策略不是越簡單越好,這個評估的基準錯了,我們應該在考慮可執行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做到簡單明確的交易標準,這樣有利於我們識別行情,更能保證我們的執行力。


  • 你的交易系統可以很簡單,但你的組建過程一定要很複雜。

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又會一臉懵,不是說好交易策略要簡單,清晰明確嗎,怎麼還得經歷複雜的過程?

其實越簡單、越精華的東西,一定是經歷過複雜的工序萃取出來的,看似簡單,實則很難,這才是有價值的東西,也是你必須經歷的過程,我稱之為化繁為簡的能力。

我說一下我之前在非洲做生意的經歷吧。

其實做外貿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你要跟國外的客戶談合同,確認產品的規格,包裝,價格,交貨期,付款方式等等細節,再將產品的細節傳回國內。

在國內採購也得事無鉅細,對比不同的供應商報價,包裝規格,交貨期,付款方式,還得把控產品質量。

不僅這些,你連船運都得懂,你得計算產品的規格,怎麼排列組合才能讓一個集裝箱運得更多,怎麼優化產品的尺寸更好等等。

你想打通一個生意,要琢磨的細節太多太多,我當時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慢慢打通所有流程,期間也踩過很多坑,虧過很多錢。

但後來呢?等所有流程完善之後,所有的細節都在我的腦子裡,這一切對我來說都變得非常簡單,我只要按需執行就可以了。

最後我的狀態就是變得清閒,無所事事,按照流程執行賺錢即可,這跟我組建完交易系統執行一兩年後的狀態差不多。

其實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想要走到成功這一步一定都是不容易的,也許會有一些捷徑幫你走得快一些,但是該經歷的還是需要經歷。

就像有些學員在學習我的交易系統,雖然已經是成型的交易系統,但我還是會讓他們去認真做复盤,做模擬盤,必須感受組建的過程,和執行的過程,踩過該踩的坑,才能磨煉自己的心性,做到真正的盈利。

比如很簡單的一些道理,你要交易哪幾個品種?交易哪一類行情?持倉的時間多久最適合?交易結果中的連錯頻率多少最適合?倉位比例多少最穩定?等等這些問題。

你必須親自去經歷,親自去磨合,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也可以在磨合中磨掉自己無數個不甘心,等你對這些都有了答案之後,剩下的就只是執行。就像我在非洲跟客戶磨合了一年半之後,所有的細節都磨出來,生意就剩下簽合同收錢了。

因此不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是很難進入一個簡單的境界,我們該怎麼走過這個複雜的過程呢?

第一步:確定一個交易方法,開始做复盤。

复盤是一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工具,你可以把自己的交易策略放到復盤軟件中去,看一下在哪個品種上表現更好?交易幾個品種最適合?交易什麼週期?什麼樣的交易頻率同自己的作息性格最合拍?使用什麼樣的倉位風險可控,盈利合理?等等,才能測試出一個平衡、穩定、適合自己的、可執行性強的交易系統。

第二步:進行模擬交易。

模擬盤是最貼近實戰的工具,做的也是未來的行情。你可以在模擬盤中,按照自己的常規資金量來測試你的交易系統,看一下是否在未來的行情中也具備盈利能力,這樣可以加強自己對交易策略的信心。

第三步:小資金實盤。

當你做完上面一系列的測試後,就可以小資金投入實盤了,剛開始實盤大家都可以做到小資金,但是穩定後都很容易上頭,這里分享我自己的一個心理技巧吧。

如果你穩定盈利了一段時間,想要加大倉位,一定要採取“走三步退兩步”原則。

比如你認為自己可以接受現有倉位+3000,那麼你就+1000,因為人常常會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實際承受能力僅為自己預估的30%左右。

其次,不要採取頻繁的加倉,一定是在一次加倉穩定一段時間後,你的心理上可以完全承受這次加倉帶來的回撤與收益,你才能繼續考慮下次的加倉。

這就像做生意,先從小投資小回報開始,建立了足夠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之後,我們再把生意慢慢做大。

而且,你在理順了這所有的流程後,還可以運用到不同的市場,比如我之前談過摩托車配件,固體飲料,化工品,以及加油機的合同,雖然商品不同,但流程基本一致,只要把細節做一些修改,根據需求找貨源就可以了,基本上不會踩坑。

交易也是一樣,當你精通了整個交易的流程,換一個市場,比如從股市換到期貨,從期貨換到外匯,其市場的本質是相通的,你就會很快找到盈利的方法,並且精準避開一些坑。

  • 再說一些交易中的認知。

其實不只是交易技術需要經歷化繁為簡的過程,交易認知也是。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關於交易的認知,而人也很難掙到超越自己認知的錢。

比如,有些交易者認為,做交易就是要做高暴利,要重倉翻倍,要高風險高回報,那麼他就一定會選擇激進的重倉交易。

有些交易者認為,交易要細水長流,追求長期穩定的盈利,那麼他的交易策略一定會保守,會輕倉交易。

有些人認為交易中有聖杯,那麼他就一定會一直尋找預測未來行情的方法。

有些人認為人性是強大的,是不可控的,重倉之後一定很難有自製力,就一定會嚴控倉位。

所以當你認知到位了,就根本不需要靠外力來約束控制,思想自然而然會指導你的行為走向正確。

那麼,怎麼才能建立正確的認知呢?

  1. 理論學習。有很多書講解了人的認知轉變的過程,以及轉變的方法,比如毛澤東選集中的《實踐論》。文中講解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理性認識如何轉變成感性認識,以及轉變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大家也可以去找其他相關交易心理方面的書來看,都會對我們建立正確的交易認知有幫助。

  2. 實踐操作。在我們實踐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失敗,遇到很多虧損的情況,這也是踩坑和建立認知的過程。我們所需要的只不過是比別人多記錄一點,多思考一點,多總結一點,多複盤一點,就能很輕易地發現自己常犯的錯誤,從而建立起對交易正確的認知。

我認為化繁為簡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這適用於任何一個行業,你們看到的所謂的簡單,並不是真正的簡單,而是大部分人在經歷過驚濤駭浪之後,總結下來的珍貴經驗,所以交易策略一定要適合自己,而不是單純地去追求所謂的“簡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最後編輯於2023/09/08 03:59

189 贊同
1 評論
收藏
查看原文
相關推薦
關於我們 用戶協議隱私權政策風險披露認證協議社群規範 幫助中心 意見回饋
App Store Android

風險披露

金融工具交易屬於高風險投資活動,有導致部分或全部投資本金損失的風險,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網站所包含的任何觀點、聊天訊息、通知、新聞資訊、研究調查、分析、價格或其他訊息都是作為一般市場訊息提供的,僅供教育和娛樂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所有的觀點、市場行情、推薦或任何其他內容可能隨時會改變,恕不另行通知。Trading.live對因使用或根據這些訊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 2024 Tradingliv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