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科普的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詞,但是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有仔細的思考過這個詞背後的含義。那就是QE。之前並不覺得有什麼好講的。都講了多少年了,大家都應該心知肚明,但是後來發現好像不是這麼回事。不少人對量化寬鬆這個詞有很多錯誤的理解。
QE又叫LSAP或者說這才是正確的叫法,翻譯過來為資產購買計劃。美聯儲官網上很多材料寫到量化寬鬆的時候都是用LSAP來表示的。當然,你非要叫QE也不是不行。
量化寬鬆是如何實施的呢?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量化寬鬆涉及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也就是貨幣增發,但是這個增發不涉及印錢。它只是單純的記一個數字在賬上,使得資產負債表擴張。
央行如何進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
資產擴張的流程首先是中央銀行購買國債或其他類型的資產。比如你買了一筆國債,得付人家錢對吧?那麼這個錢是哪裡來的?這個錢是憑空創造出來的,它對應的是負債的擴張。中央銀行通過支付準備金存款來獲取資產。
而準備金存款是中央銀行的負債,這個怎麼理解?
就是你存在銀行的錢是銀行對你的負債。那麼準備金存款就是銀行存在中央銀行的錢,是中央銀行對銀行的負債。
假如是銀行是賣主,就相當於中央銀行欠銀行一筆存款,那麼中央銀行就付給銀行一筆準備金存款,把銀行的債買過來。
假如賣主是個人,比如我的債賣給了中央銀行,那麼中央銀行也會把這個錢打在一家銀行里面,為什麼?
因為那家銀行是代理我收款的。銀行獲得從美聯儲來的這筆錢後(準備金存款),再在我的賬上記一筆等額的存款,相當於銀行作為我的金融中介,完成了整個支付。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就是這樣進行擴張的。
QE的實質
因為買的是國債,其實是不存在債務的增發的,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買入的國債是以前發的那些流通中的資產,是已經完成了融資活動的,所以它不涉及增發。所以說量化寬鬆其實不涉及市場中的資產和負債的新增,它只是把市場當中存量的資產給買走了,然後轉化成了貨幣。
這對於中央銀行而言,其實是一種貨幣發行。因為是把市場當中的存量資產轉化為了貨幣,同時把資產退出流通,市場當中的國債就變少了。
對中央銀行而言,它是一個擴表,然後把一部分的資產吸收到自己的表內。
那麼對於那些賣出資產的一方而言,其實是完成了資產置換,就是用a資產換成了b資產。
比如你手上持有國債時,是對美國財政部的債權;而當你賣出去之後,就轉化成為了對中央銀行的債權。
為什麼要實施QE?
在理論上有兩種好處,第一種是流動性的改善,這很好理解。我買走了你的資產,你手裡多了一筆錢,你可以拿這個錢去做很多事情。
第二種是所謂的組合再平衡,這也是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一直放在嘴邊說的傳導機制。我把你的國債買走了,國債是一種安全資產,然後安全資產越買越少,市場中就沒有安全資產給你買,那就會增加你的風險偏好,買一些垃圾債,買一些企業債之類的,就等於你的錢會流動到風險更高的資產上,這就是組合再平衡。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你去追求高風險資產,而不是把錢趴在安全資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