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很少有人能完全置身金融市場之外,投資已經成為個人財富增長的重要手段。
然而,投資市場總是讓人感覺變幻莫測,難以預測。
牛市中賺不到頭,熊市中卻又一虧到底;
天天查看單隻股票漲跌,但買來賣去也沒賺到什麼錢;
信心滿滿衝進熊市抄底,但發現只有更低,沒有最低;
知道資產配置很重要,雞蛋也明明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了,但還是沒能躲過風險……
人在金融市場上犯的錯誤正是行為金融學研究的基礎內容。
這裡有個很燒腦的邏輯:金融市場歸根結底是由人組成的,人是非理性的,是人就會犯錯。
就像是一場實力相當的乒乓球賽。想要贏,制勝的法則有兩條,自己少犯錯,同時抓住對手每一次犯錯的機會發起攻擊。
行為金融學就是要告訴我們,在金融市場上,怎麼才能少犯錯,同時又該如何利用大多數人的錯誤,反向操作,來製定交易策略。
什麼是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這一研究視角通過分析金融市場主體在市場行為中的偏差和反常,來尋求不同市場主體在不同環境下的經營理念及決策行為特徵,力求建立一種能正確反映市場主體實際決策行為和市場運行狀況的描述性模型。
非理性的人做出的非理性行為,可以預測嗎?行為金融學可以。
大多數人都在犯的錯誤會在短期內影響價格的漲跌,而從長期來看,價格又會回歸價值。你掌握了這樣的規律,不但可能預測市場,甚至有可能戰勝市場。這是每一個交易者都需要進行了解的內容。
全世界的基金公司越來越多地採用行為金融交易策略。著名的LSV基金的創始人是三位行為金融學教授,憑藉他們的研究,40多個員工,管理著1190億美元的資產,1994年創立至今,在25年的時間裡擁有不敗戰績。
財富有兩個敵人:風險和恐懼
行為金融學是怎麼認識世界的?
有這麼一個流傳的笑話。有人驚呼,地上有一百塊錢。傳統金融學家說,這不可能,地上不應該有一百元錢的,有的話早被撿走了;而行為金融學家說,怎麼不可能啊,他跑去一看,果然有,開開心心地撿走了100塊。
傳統金融學研究的是,市場“應該是”什麼樣,均衡來看,地上不應該有一百元,這是長期的趨勢和規律。而行為金融學研究的是,真實市場“實際是”什麼樣。
行為金融學認為,不能用“應該是”的理論去指導實際決策,這會出問題。就像監管者面對市場時,不能認為市場從長期來看總是對的,就不管它了,要是早點干預市場,說不定金融危機都不會發生。
仔細想想,其實任何學科和領域都可以用這兩種方式來思考問題。
比如,物理學從“應該是”角度來看待宇宙的運行規律,在物理學看來,一切都是均衡的呈現。而在生物學看來,每一個物種“實際是”在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中,捕捉自己的生存機會,以完成自我的迭代升級。
再比如說,在司法領域,法學家從“應該是”的角度,保證整個司法體系維持著長遠的公平;而律師蒐集證據,從“實際是”的角度,為自己的委託人爭取權益。
那麼同時擁有這兩種視角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我們看待任何領域的事物,“應該是”的視角可以把握長遠基準;“實際是”的視角可以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事。
傳統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的根本分歧
如果我們把傳統金融學比喻成一棵大樹,樹有根、有乾、有枝、有葉,越是根上的理論,越基礎。任何學術進步,都是在這棵樹上的某個部位又生了新芽、發了新葉。如果根上的理論不成立,那麼整棵樹就要坍塌了。
那麼,行為金融學是在樹的什麼位置與傳統金融學分開了呢?
答案是:根。行為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是從根上分開來的。
它們的理論基礎不同,有各自的理論體系,長成了兩棵完整的大樹。
然而,樹冠部分卻是重合的,也就是說,傳統金融學研究哪些問題,行為金融學同樣研究這些問題。只不過,兩者的出發點不同,結論就大相徑庭。
那麼,兩棵樹的根有何不同?先來舉個例子來理解一下傳統金融學植根於哪裡。
經常有人會問如果以後想從事金融行業的工作,應該學什麼專業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而且有個“標準”答案。
金融學,從學科分類來說,是二級學科,它的一級學科是經濟學,準確地說,叫應用經濟學。那應用經濟學的學科基礎是什麼?是數學。所以,答案很簡單,本科學基礎學科數學,碩士轉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博士轉二級學科金融學。這就是金融學標準的培養路徑。
傳統金融學認為,金融學是經濟學基本理論在金融市場的展現而已。而經濟學的最基本假設,或者說樹的根是——人是理性的。
簡而言之,就是所有人的決策都是可以用數學計算出來,就像機器人一樣精確。理性人你也可以理解為機器人。機器人不會出錯。因此,均衡的市場條件下,任何時刻觀察到的金融資產價格都是那個時刻所有信息的準確反映。
這就是“有效市場假說”,它是傳統金融學根上的理論,提出這一理論的經濟學家尤金·法瑪2013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接下來對比看看,行為金融學的根在哪兒。
在20世紀70年代,有兩位學者,一位是金融學家,一位是心理學家,他們常在一起聊天,金融學家說,我們研究金融市場的……問題,結論是這樣的……,心理學家就說,這好像不對吧?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結果不會是這樣的。
心理學家說得確實沒錯兒,金融學從根本上說,屬於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是與“人”相關的社會運行的規律。金融市場買什麼、賣什麼的決策都是人做出的。那麼金融學當然應該先從人出發來研究問題,而不是從數學出發來研究問題,而人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這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因此,這兩個學者開始系統地從心理學出發來研究金融學,開創了行為金融學科,這兩位學者就是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
2002年,卡尼曼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標誌著這個學科正式被學術界所認可。可惜的是,特沃斯基英年早逝,錯過了這份榮耀。
行為金融學的特點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行為金融學”由“行為”二字加“金融學”構成,“行為”取自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它是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基礎。
自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創立了行為金融學派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學科更能解釋金融市場的各種現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個學派的理論迅速成長,逐漸形成了與傳統金融學對峙的態勢。
到了20世紀末,甚至有學者說:“我預測,行為金融學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一個多餘的術語,因為除了這個,還能有什麼別的金融學呢?”說這句話的人也是一個行為金融學家,叫理查德·塞勒,他是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當然了,後來的事實是,行為金融學也沒有完全取代傳統金融學,兩個理論都在發展。但是,相比於傳統金融學,行為金融學更加實戰。有意思的是,理查德·塞勒常常被稱為“臨床經濟學家”。什麼意思呢?就是能解決現實問題的經濟學家。
行為金融學最擅長的是投資實戰,制定交易策略,我們現在常常見到的所謂“量化交易策略”絕大多數都是以行為金融學理論為基礎的。
我們在金融市場上看到的一些原來是大學裡的金融學教授,後來轉做投資實務的,一般都是行為金融學家,而傳統金融學家做研究的多、做實務的少。
而且基於行為金融學的交易策略甚至不需要組建一個龐大的團隊,也不需要雇傭很多的分析師,去一家家公司做調研。很多成功的行為金融交易團隊甚至只有幾個人。
接下來的系列文章,打算更新一些有關於行為金融學的相關內容,以及自己在內容學習中的相關心得。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文章中有什麼錯誤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發現錯誤我也會及時的修正)。
感謝大家的關注,祝各位交易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