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欧洲央行实施负利率,日本央行也跟追着脚步保证不掉队之后,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关负利率方面的新闻。那么到底什么叫负利率了?举个例子,如果你向一个人去借钱,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向你倒付利息。我们就会纳闷了,这种事怎么可能呢,除非这个人脑子进水了。但是实际情况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中,就有这么一个情况。负利率政策已经存在和出现了,在欧洲,在日本,这个问题也不排除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说个笑话,有个女企业家,小微企业,然后她就想银行去申请贷款,有一天,银行方面就给他打电话,说祝贺你,你的贷款被批准了,然后我们银行给你的利息是多少呢?0.0172%,这个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肯定是非常非常便宜了,所以这个女士就很高兴,问道如果按照这个利息,我每个月要向你们银行付多少利息?银行方面却回答道,小姐你听错了,我们给你的这个利息,是-0.0172%,未来每个月是银行给你钱,而不是你给银行钱。这个女士一听,这个事儿不靠谱啊,这是个电话诈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儿,银行变慈善家了?其实在欧洲,不仅仅只是小企业出现了这个现象,大企业也一样。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欧洲央行把商业银行存到欧洲央行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现在开始收负利率了(实施负利率的时候开始的),除开欧洲央行,还有丹麦、瑞典、瑞士,这些央行也都在这么干,也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是要被罚款的,这个现象目前还只是存在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但是随着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之后,不排除普通老百姓存款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负利率。也就是说我到银行去存一笔钱,一年到头银行非但不给你利息,还要罚你的款。大家可能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欧洲央行要搞这个负利率呢?这个东西它的原因和逻辑何在呢?
1、 欧洲央行对于商业银行实施负利率惩罚(你在我这存钱,我就罚你的款),它的目的是什么?逼着你放贷,你不放贷我就处罚你,放贷给谁了?就比如我们刚刚说的那个笑话中的女企业家,反正一定要把钱给放出去,由于这些企业拿到了贷款,就可以做研发、上项目,从而带动起就业市场,经济才能起的来,欧洲才能走出经济衰退,这个是一个重要目的,逼迫银行放贷,让这个放贷进入实体经济之后,促进实体经济的活跃。
2、 如果这些商业银行在欧元区是在找不到合适的放贷者,怎么办呢?那么就把这些欧元给弄出去,弄到其他国家去,欧元区之外,也要把钱给我放出去。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只要把欧元流到其他的地区,那么欧元相对于其他货币他就会出现贬值(因为市场上面的欧元数量增加),这样一贬值的话,那么欧元区整个出口竞争力就会获得提高,这样的话也会加速经济的运转,也会提高经济的活跃性。
这是两个最重要的推行负利率政策的核心逻辑。大家一想,这个逻辑好像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听起来说的过去,但是又隐隐的感觉到这个逻辑有问题。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就是说印钱就能救经济,这个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印钞票怎么能使经济繁荣呢?要这么简单的话,那么大家没事就印钞票玩就行了。显而易见,这样的逻辑其实是有毛病的。那么毛病究竟出在哪儿呢?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2014年10月份在美国纽约对美国外交协会做的演讲)来说明负利率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两个农民,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张三勤劳勇敢,然后还不乱花钱,这样他就逐渐的积累起了财富。李四就及时行乐了,月光族,有钱就花,也从来不储蓄。结果一年下来,张三存下了100斤粮食,而李四手上啥也没有。第二年开春了,现在出现一个什么问题恩,李四手上没有粮种,因为他去年都已经把它消耗掉了,如果李四要继续种庄稼,他就需要找张三借,张三就说,粮食可以借给你,但是秋收的时候,我借给你100斤粮食,你还我110斤粮食,很合理吧,没问题啊。这是相当于10%的利息。这个时候张三也同意,李四也同意,大家都觉得挺好。虽然张三把存下来的宝贵的粮食借给了李四,但是在秋收的时候会获得更多的粮食(或者说投资收益),李四呢,他能够从张三这借到粮种,就可以继续维持这个及时行乐的生活状态,他也很高兴。这是在自然市场中形成的天然利率。但是有一天官府介入了,官府说不行,我们现在要推行负利率政策,不允许这么干,10%的利息不行,我们只允许你收-1.0%。张三听到后火冒三丈,什么?-1.0%?我借给他100斤粮食,他只还我99斤?脑子进水的人才这么干,张三坚决不借。官府说你不借就惩罚你。张三一听要惩罚,怎么办呢?干脆就把那些存下来的粮食都吃掉吧,吃不掉的倒掉。反正就是不借给李四。
在这个例子中间,我们找一找它背后的逻辑。那100斤粮食是什么呢?是真是储蓄,当张三把这100斤粮食作为种子借给李四的过程中,李四是把这些种子进行耕种。在这个过程中,储蓄被转化成了资本。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很多人把资本和钱混为一谈,钱和资本是不同的。资本是一定要用于生产活动中,去扩大再生产,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钱才叫资本。而你存到银行的钱不叫资本。那什么叫储蓄呢?真实储蓄,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银行账户上有多少多少数字,一万块钱,两万块钱,那不叫真实储蓄,那叫一个数。货币仅仅相当于真是财富的一张收据而已(这一点在昨天的现象分析中有提到过),它不是财富本身。在例子中真是储蓄是什么?是背后的粮食,是整个经济体积存起来的真正的经济资源,是钢铁,是石油等等,这些叫真正的储蓄。印钞票,不可能增加真正的储蓄。所以真实储蓄是不会由于你印钞票多和少而受影响的。
所以通过例子,我们往前推,会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当利率为正的时候,比如说10%,这个储蓄转化成资本的过程,是顺畅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资本形成。但是你把利率调成-1%,这就逼的张三把自己宝贵的粮食给吃掉,浪费掉,也不拿去转化成资本。这个过程说明负利率政策非但没有促进资本形成,反而直接摧毁了资本本身,这个问题就导致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它不可能有后劲,因为真实储蓄没了。如果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话,就会错误的理解为我印货币,印钞票,形成了银行储蓄,大家把那个东西当成社会真实储蓄,那不是。钱背后要永远有商品作为支撑,是否它什么都不是,就是一张废纸。钱只是这些商品的一个收据。背后的商品不增加,印无数钞票没有用。
所以我们看到,当一个国家采取负利率政策的时候,就长期而言,它对这个社会经济发展会起到摧毁性的作用,因为它瓦解了资本,摧毁了资本,而不能创造和形成资本。所以我们表面上看到欧洲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很合理,但实际上一推敲,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真实储蓄在线,一个社会只有先有真实储蓄,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资源,当你把这些经济资源借给别人或者形成资本过程中,它才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叫投资。另外,如果把这些真实的资源用于交换,这叫消费。假如摧毁了真实储蓄的基本,那还哪里有资源再进行投资和消费。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结论,在负利率政策之下,或许短时间内会带动起经济,但是一旦长时间运转,必然会摧毁经济。这也就是说,欧洲央行它不可能会一直实施负利率政策或者阶段性的实施负利率政策,因为这把双刃剑他们是清楚的。
这也就是格林斯潘在总结美国搞了6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给了一个点评。QE,也就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资产在通胀。什么意思呢?就是股票涨了,房地产涨了,资产膨胀了。但是实业没有收到太大的影响。按照他的话说就是,真实的需求死在了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