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数据、股市背后真相

一人说汇事
亏损一人扛

dachshund

美联储利率决议中,若是出现前瞻指引的修改或者删除,一般而言都会激发出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改变,不管是推迟加息还是提前加息。之后,市场都会将目光集中到美国数据之上,希望从数据中获得美国经济是否有加快复苏的迹象,以此来判断美联储的下一个动作。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者看到在美国重要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市场或者某些机构跳出来发言称美国的经济复苏加快或者减缓,其实过于片面,当然,那些机构肯定是知道这些数据是否真的代表美国经济复苏,但因为他们也是市场参与者,因此不排除放烟幕弹来迷惑市场。那么这些经济数据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这些经济数据,比如说失业率,降低到了5.0%下方,非农就业数据也不错,然后美国的GDP也表现良好(比如2014年第三季度为5%),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屡创新高,按照平常的逻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呀。其实不然,这些数字当然不会有假,是真的,但是怎么解读这些数据却可以产生重大误导。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不知道怎么去看,怎么去分析。

举个例子,在美国如果你被公司裁员,下岗啦。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你要到政府去填个表,申请失业救济。之后每个星期都积极找工作,比如每个星期发三封简历,你要到政府做个备案,你去一次就填一次表,你就能得到一星期的失业补助。那么这个失业补助可以拿多久呢?27个星期,换句话说,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帮你保证了6个月之内的生活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你每个星期都得去,这是前提。如果27个星期之后还没有找到工作呢?你当然就领不到失业救济金啦,你当然也就不会到政府去填那个表啦,这个时候,你将会被从失业统计中一脚踢出去,即使你还没有找到工作,也很想找工作,但是对不起,失业统计不包括你。这就会产生严重的误导。在2008年以前的美国经济衰退,它的危机程度都不是太深,一般被公司裁员的人,都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之后,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失业率,还比较靠谱。但是2008年的经融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经济衰退非常的深,应该说是8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可以跟30年代的大萧条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失业之后,6个月内找不到工作,那是非常正常的情况,甚至有不少人1年,2年甚至几年都找不到工作,这样就会成为长期失业人口,而失业统计是没有计算这部分人口的,那你最后给出的结果5.0%或者5.5%又有什么用呢?这里要普及一下,5%的失业率就意味着美国全民充分就业,现在的失业率是多少?5%一下,4.9%上下浮动,真的就是充分就业么?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一个更大的统计方法,市场中称之为就业参与率。什么叫就业参与率?就是把一个国家,工作适龄人口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人口作为基数,在这些人中间,到底有多少人有工作,这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就避免了很多统计上的误差。当你把这个数据作为一个基准数据,你来看美国的就业情况。实际上美国现在的就业参与率下降到了70%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基本是37年以来,最差的数据,倒退到1977年了,1977年以来就没有这么差过。不仅远远低于2008年,也远远低于90年代,也远远低于80年代,如果从这个数据来看,实际上是非常差。我看过一组数据,美国现在有3.2亿人口,其中工作适龄人口有2.5亿,在这2.5亿人中,居然有9千3百万人没有工作,这能叫充分就业吗?这能够代表失业率为5.0%以下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被现阶段4.9%左右的失业率完全被误导了,美国接近充分就业啦,实际上,有非常大一片人没有工作。

那么我们每个月看到的非农就业上次不错,这次也不错。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新闻媒体炒作的题材,那是为了炒股票、炒外汇用的,他们不在乎这个数据是否真实,只在乎能否为市场带来波幅。

dachshund

美国股市上涨的真相

有些人可能要说了,美国的股市在前年去年基本每天都在屡创新高啊,难道美国股市不好吗?美国股市相当的好,关键是要理解美国股票市场上涨的核心动力。就是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股票回购),目的就是拉高股价,比如1987年10月19日的纽约股票市场出现股价暴跌,两周之内就有650家公司发布大量回购本公司的股票计划,减少市场上的股票流通量,刺激股价回升。那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对于上市公司来讲,高股价能通过信贷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融资,对于股东来讲,高股价能获得更多的套现,另外,股票回购可以防止兼并,众所周知,大股东才是公司话事人,股价便宜了,夺取公司决策权的成本降低,就面临大权旁落的危险,原来的大股东如果不想失去话事权的话,就会回购股票,防止被兼并。那么回购的股票最后到了哪里?一个办法是注销。另外一个办法是库藏起来,然后可以转为债券,也可以发给员工作为奖励,或者等待时机再次转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很少。

这个回购的动力,是推动股票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个是什么意思呢?上市公司由于大规模的去买进自己的股票,导致整个股票市场中,流通股它的数量会下降,三股变两股,两股变一股,这个过程会自动的提高每股收益率,我本来企业利润这么多,我以前分成100万份,现在合并成50万份,当然我在企业经营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让每股收益率大幅提高,而股票市场中,投资者一看每股收益率很高,说明这个股票很好,我们就去买它,这个时候这个股票就自然会上涨。但是大家要理解,为什么上市公司的CEO们,要去买自己的股票,他们到底买了多少呢?2015年2月份标准普尔500,这些上市公司宣布了1千多亿美元的回购的规模,换句话说,上市公司自己就是第一大买主,这个跟中国的股票市场完全不同,因为中国的上市公司从来没有人去花钱回购自己的股票。为啥?这些人都把上市当成圈钱的工具和手段,好不容易把肉吃到了嘴里,你还让我吐出来,吐给股民,想都别想。这是中美股市的一大差别。美国上市公司大量回购股票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CEO跟中国上市公司不一样,中国上市公司往往是创始人,而美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基本工资并不是很高(相对而言),他真正要赚大钱靠什么,靠的是股票期权,这些东西什么时候给你兑现,给你兑现多少,这取决于整个公司上市股票的股价,只要你能够达标,股价达到这个数,你就会得到重奖,如果你达不到这个数,就会被重罚,在这样一个激励机制之下,上市公司的CEO当然有动力把公司的钱,那去回购自己的股票,回购这个消息一旦传到市场中,光这个消息本身就会导致股价上涨,然后你这公司已出手,相当于给自己的股票筑了个底,你越买股票越涨,所以很快股票市场上涨,CEO们到季度一结束,就可以套现几千万、上亿美元的奖金,他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对于投资人来说,很好啊,他买的股票上涨了嘛。所以,投资人很高兴,董事会很满意,CEO们很兴奋,因为套现了大量的现金。所以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那这样为什么能够运行的起来呢?主要就是因为美联储把利率压的很低,很多公司债券融资的成本非常的低,那这些企业干嘛不拼命发债,拼命回购自己的股票,自己股票不就蹭蹭往上涨吗?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货币政策实际上发生的是整个社会财富的转移,谁受益呢?当然少数富人受益了。谁亏了呢?自然是有人亏,那肯定是多数穷人亏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一定会问,既然这些企业发了这么多债券,融了大量的资金,它为什么不用来干其他的,比如提高生产力,搞科技研发,扩大生产线?这都属于长期项目,这些钱砸进去好多年才会有效果,那些CEO能在位置上待这么久吗?即便能待这么久,在这个投资过程中,企业的业绩没有什么明显表现,所以CEO们就得忍受低工资,奖金也拿不到了,因为股票不可能涨那么快。所以对于那些CEO们来讲,只要能够大量的融资,就绝对不会把这些钱用于长期的计划,而是会用来回购,这是短、平、快,效果立竿见影。

所以,钱并不会随着利率的走低而流向实业,恰恰相反,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钱不会进入实业,反而会炒资产;资产涨的越快,实业就越得不到资金,资金就会越发快速的流向资产领域。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利率越低越好,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地图与疆域》中也提到了:回顾5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会发现利率长期以来在正常情况下,就是在3%--12%之间波动,太高了不行,融资成本过高,不利于资本的形成;太低了也不行,要低到一定程度一下,就一定会刺激资产泡沫,而不会让实业得到这笔钱。所以说,高和低两个极端,都会破坏资本形成。

所以,美国在量化宽松搞了6年之后,就业情况其实是一塌糊涂,虽然媒体告诉你非常好,但实际上是一塌糊涂;而股票市场非常的棒,结果富了谁了?1%;穷了谁呢?99%。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21世纪资本论》,它的背景就是量化宽松到底对谁更有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最后编辑于 2023/09/01 00:51

269 赞同
10 评论
收藏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风险披露认证协议社区准则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App Store Android

风险披露

金融工具交易属于高风险投资活动,有导致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损失的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网站所包含的任何观点、聊天信息、通知、新闻资讯、研究调查、分析、价格或其他信息都是作为一般市场信息提供的,仅供教育和娱乐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所有的观点、市场行情、推荐或任何其他内容可能随时会改变,恕不另行通知。Trading.live对因使用或根据这些信息而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概不负责。

© 2024 Tradingliv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