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系列文章之7:狭隘框架效应和心理账户理论

只给你地道的金融知识
george.d

先来看一个信用卡刚刚诞生时的故事。

信用卡在美国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发卡机构和零售商打起了官司。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对于使用信用卡的消费者,商家是不是应该收取更高的价格或者附加费。这是因为商家要给发卡机构交一笔交易处理费用。所以,商家自然就希望这笔钱由消费者买单了。

但是信用卡机构不干了啊,要多花钱,这么做,谁还用信用卡呢?他们要求两种消费一定要价格一致。

这该怎么办呢?后来发卡机构换了一个思路,不关注内容,而是关注形式。

如果商家一定要收取不同的价钱,那么“正常价格”就是向信用卡用户收取的价钱,而使用现金的用户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同样是有差价,但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很满意,至少在表面上,价格是一致的。

这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框架效应。

什么是狭隘框架?

框架,可以想象成拍照的时候相机的取景框,由于取景框的镜头只有有限的角度,框定在哪里,我们看到的只有框里呈现出的景色。

所以,形容人在决策时没有全局观就是狭隘框架。

按照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是不存在取景框的,他们的视野是全局的。而现实中的人做决策,都会受框架影响,这就是框架效应。

在金融市场上,框架效应到底会如何影响人们做决策的呢?

为了更好地观察金融市场,我们先试着在脑子里画一幅图。

一个立体的金融市场,存在两个维度:

· 一个是横截面维度,指的是在一个时点上,观察市场上的很多投资品种。

· 另一个是时间序列维度,指的是固定一个投资对象,看它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

我们就按照这样的维度来看狭隘框架的影响。

横截面上的理性投资:投资组合理论

我们先来看看横截面上理性的决策应该是什么样的,再体会存在狭隘框架时的决策差异。

大家一定听说过“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说法吧?

在投资中,就是“别把所有钱都投资于同一个对象”,应该分散投资,这就是理性投资决策最重要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应该怎样组合效果最好呢?

我们以股票投资为例来说明。假如你找到一只世界上最好的股票,你现在知道不能把所有钱全买了它。因为如果价格上涨你就赚钱了,但如果价格下跌你就会亏钱,这样风险太大了。

为了降低风险,你决定再买一只股票。

那么,为了分散风险,应该买一只价格波动方向与之前那只相同还是相反的股票?

应该是相反。

所以,将波动方向相反的两只股票组合在一起,比将同一个波动方向上,第一好的股票与第二好的股票组合在一起风险要小。

投资组合理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只股票的组合就不如三只股票组合分散风险的效果好,三只股票的组合就不如四只股票组合分散风险的效果好……依次类推。

所以,当组合中股票数目相当多时,单只个股的波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已经被其他波动相反的股票完全抵消掉了。

所以,决定整个组合的风险不再是单个股票自己的波动,而是股票与其他股票之间的相关性。

啰嗦了这么多,就为了说明一点,理性人不会关心单个资产的上下波动。道理很简单,单个资产的波动会被其他资产平衡掉,对风险没有影响。

理性投资者只关心资产之间的协同变化有没有发生变化,而不是去查看单个资产的涨跌。

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看单个投资的涨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这么做的吗?

不是。因为存在狭隘框架,人在投资时就没有全局观。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每个人才摸到一小部分,就开始做决策决断了。

比如说,大多数人都明白要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于是买了很多的鸡蛋,把它们放在篮子里。

但是人们从来不关注这个组合的涨跌,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只鸡蛋上,逐一查看单个自选股是跌了还是涨了。

这种最常见的每日操作,其实是错的!

就像上面说的,理性人应该选择不同波动方向的资产来组合。这样,单个自选股的涨跌就会被其他股票的波动所平衡掉,对风险没有影响。但是,投资者却总是错误地将个股的涨跌当作风险。

而股票涨涨跌跌时,投资者又会关注涨跌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像是成本价、近期高点、低点等等,这又会影响决策。

跌了会风险喜好,长时间持有;涨了又会风险厌恶,过早出售。

逐一查看自选股的错误,就在于投资时缺乏全局观,被单个资产的狭隘框架局限了,没有将资产当成组合来看,误将单个资产的涨跌当作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应该站在全局,考察整个组合资产之间协同波动的方向及幅度,根据这个来操作,而不是根据个股的涨跌来操作。

时间序列上的理性投资:不清点资产

我们再从另一个维度,时间序列来看投资。

资产一直不断地涨涨跌跌,应该多长时间清点一次资产,以确定盈亏呢?

理性的答案是:不要清点!

这一点可能挑战了很多人的认知。

清点一下自己的资产不可以吗?难道不应该去了解自己的盈亏吗?

理性人的投资只往前看,往未来的方向看,不会受过去影响,不会有参考点依赖。

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频繁清点资产

频繁清点资产就是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

投资者清点资产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清点的目的是想要了解盈亏,而了解盈亏则是往回看,这样投资决策容易受到参考点的影响而发生错误。

个人投资者常常会每日清点一下自己的资产。每日清点资产,实际上每天都在用参考点来校准。这大大增加了参考点效应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

机构投资者虽然操作没有个人投资者频繁,但他们也要清点资产的。对于公司和基金来说,因为有披露季报的要求,所以,资产至少一个季度清点一次。而清点资产由于受到参考点的影响,也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操作。

实际上,清点资产的主要问题在于,会不自觉地计算盈利和亏损,导致投资决策“往回看”。

如何避免“往回看”?

假如你30元买了一只股票,决定等它涨到60元的时候就卖出。现在股票价格已经55元了,请问你应该如何操作?满仓吗?空仓吗?半仓还是其他仓位?

是不是觉得很难决策?

为何你觉得难呢?是因为你在“往回看”,你始终无法忘记30元这个参考点。现在请你忘记这个参考点,“往前看”,决策将变得容易。

你试着这样做:你现在看到一只股票,价格是55元,目标价位是60元。

对于这样一只股票,你愿意配置多少仓位呢?

你可能会说,那最多配一成仓位吧。那么,就请你出掉9成仓位!

是不是很简单?

所以,清点资产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要摆脱参考点的影响。摆脱参考点的影响,投资应该“向前看”。

好了,这就是投资的框架效应,再回到刚开始信用卡的故事。

其实,对于店主还有消费者来说,打折和交额外的附加费并没有区别,但是,人们就是更愿意接受打折这种形式。

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相对于真实账户而言的。

人在做决策时,有一个真实的账户,记录着真实的盈亏;与此同时,人还会在心理上建立一个账户。

心理账户与真实账户有一定的关系,它会随着真实账户而变化,但又不完全对等。

我们先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感受一下。

第一种情况,你花了1500元买了一张音乐会的门票,你在去的路上,发现票丢了,售票处这个时候仍在售票,你会再买一张吗?

第二种情况,你去听一场音乐会,打算去现场买票,票价是1500元。但是,你在去的路上,丢了1500元,如果你带的钱仍然充足,你会继续买票听音乐会吗?

你是不是丢了票,就会选择回家,但是丢了钱,就会接着去听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传统金融学的观点看,两种情形是一样的,人的真实账户都是少了1500元。但研究表明,多数人在丢了票以后会决定回家,但在丢了钱呢,会决定继续买票。

这种行为差异就可以用心理账户来解释了。

决策者有很多个心理账户,单独记账。在音乐会的心理账户中,听音乐会的享受价值相当于它的票价1500元。

在第一种情况下,丢了票,再买一张票,心理账户就会感觉音乐会的成本变成了3000元,超过了听音乐会带来的享受,所以你可能不愿意再买票了。

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丢了1500元钱的损失是放在现金这个心理账户里的,并没有和音乐会的心理账户相关联。所以,丢了钱,还是不会影响你去听音乐会这个决策的。

这就说明了,决策行为不是受真实账户影响,而是受心理账户影响的 。

而且,对于投资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人的心理账户有很多个,彼此分割,人们在决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心理账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回忆一下你或者你朋友的投资方式,是不是会把钱划成几部分,投资一部分到相对安全的资产,例如存银行;一部分到风险资产,例如买股票。

然后把这两个资产分别在两个心理账户中进行管理。一个避免贫穷保证基本生活,另一个希望暴发致富。

但在传统经济学假定的情景中,理性人就不会这么做,他的决策是没有心理账户的,所有资产是统一的真实账户,他对待投资组合的风险态度是唯一的。会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配置最合适的投资组合。

比如说,在某一风险偏好下,用一部分资金来配置安全资产,存在银行中;另一部分配置在高风险资产中,买了股票。但无论是存银行还是买股票,组合的风险和收益是加权平均计算的,是在一个风险偏好下算出来的最优组合。

然而,在实际中,人们在投资时却很会受心理账户的影响。所有的人在投资决策时都会先划分心理账户,再为每个账户设定单独的资金用途:拿来吃饭的钱绝对不敢冒险;小孩教育的储备金用来做长期投资,希望到期时的收益保证;希望暴富的钱用来炒股票,涨跌相对淡然。

你看,这是不是很像我们小时候,父母会把不同用途的钱,比如买食物的、买生活用品的、交学费的装在不同的信封里,花的时候只考虑这个信封里的钱应该怎么安排。

之所以你会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心理账户由于单独核算,可以帮助人们储蓄和约束消费。例如,储蓄某个特定用途的资金(教育、养老等),将某个渠道的收入用作特定的投资等。

心理账户有什么问题?

首先,心理账户导致人们缺乏长远眼光,不能全局看问题,因厌恶损失而使投资过分保守。

其次,总组合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最优的。此外,由于对每个账户单独核算,风险容忍度不同,比如说,对股票的风险容忍度高,对教育储备金风险容忍度低,这也会让投资者对每个账户单独决策,导致操作失误,更进一步偏离最优总组合。

心理账户对生活决策的影响

其实,心理账户不仅存在于投资实践中,还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 先付费还是后付费

比如说,先付费与后付费,这两种情况下心理账户不同,即使真实账户相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有两个朋友先后到国外旅游。一位选择了最贵的一个团,回来之后,他对那次旅游赞不绝口,说想吃什么随便吃,想玩什么随便玩,想进什么景点随便进,感觉真的太开心了。后来,他给那个旅行团打了最高的评分。

另一位朋友则报了一个便宜的团。结果,那一趟玩得并不开心。吃什么,付费;玩什么,付费。后来,他对那个旅行团给出的评价也不高。

实际上,算下来这两位朋友的消费总额是一样的,因此真实账户是相同的。两个人感受的差异就在于心理账户。

前一个人先付费,在游玩的心理账户里只有愉快,并没有受之前团费支出的影响,怎么玩怎么开心,没有痛苦。后一个人在每一次消费时,消费的快乐都会被付钱的痛苦抵消一部分。

| 工资和福利应该如何发放

再举个例子,工资和福利分开发放,其实也是利用了心理账户的特点。从真实账户来看,不管是工资还是福利,其实都是个人的收入。但如果将所有收入一起作为银行存款进行发放,远不如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福利发放。不同类型的福利,会让人在各自独立的心理账户中不断感受着愉快,因此福利的感觉会更高。

如何理性决策?

投资时不要对各个资产单独决策,也不要太在意单个账户的涨跌,而应该放在一起通盘考虑。

除此之外,我们又可以利用人的心理账户这一点来帮助我们决策。

比如,如果你是老板,在给员工发福利的时候就应该尽量把奖金、福利、消费、礼物等尽量分开,让你的员工充分感知各个账户的效用,提高幸福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最后编辑于 2023/08/30 01:07

949 赞同
评论
收藏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风险披露认证协议社区准则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App Store Android

风险披露

金融工具交易属于高风险投资活动,有导致部分或全部投资本金损失的风险,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网站所包含的任何观点、聊天信息、通知、新闻资讯、研究调查、分析、价格或其他信息都是作为一般市场信息提供的,仅供教育和娱乐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所有的观点、市场行情、推荐或任何其他内容可能随时会改变,恕不另行通知。Trading.live对因使用或根据这些信息而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概不负责。

© 2025 Tradingliv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