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道德經》與做期貨之間的關係。
01 本人認為《道德經》裡面和期貨聯繫最緊密的一句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想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句話都能有完全相反的兩種解釋。
很多人理解為:治理國家就像炒菜一樣,油鹽醬醋要拿捏得剛好,要不停地翻炒,防止受熱不均,還要注意火候,不能糊了。
老子他老人家聽見這句話,要氣得把人帶到那邊去理論理論了。
做菜中“翻炒”這種技法是從南北朝才開始有的,一直到宋時才普及開來。老子雖然貴為神仙,也發明不了數百年之後才有的東西。
正確的解釋是:治大國就像煎小魚,不能老是去撓他,否則魚就碎了。
歷史上唯一一位他奶奶也是皇帝的風流天子李隆基,在一次視察後勤工作時說:烹小鮮者,不可撓,……撓則魚爛矣……小鮮,小魚也,言烹小鮮不可撓,撓則魚潰……(語出《淮南子·齊俗訓》唐玄宗注)
看來唐玄宗李隆基不但喜歡胖妹妹,還喜歡吃煎小魚。不但會吃,還會做。你看人家對後勤炊事部門的視察指導,那是句句到位啊。
看來做皇帝不僅僅是摟著漂亮的胖妹妹賞月,還得是個吃貨,才能指揮天下。
02
做期貨,也像是煎小魚。你不能老是去撓它,否則,你的賬戶也碎了。
烹小鮮時你老想著去撓它,是你心裡老是害怕煎糊了,或者煎不熟。
做期貨時你老想著進進出出,無非就是害怕兩件事:一是怕錯失機會,二是有盈利了就想著落袋為安。
又有人說了,人家隔壁老王天天做短線,一天能進進出出數百上千次,為什麼賬戶沒有爛哪?
那告訴你:一天進出上千次,享受的是過程,但是他並不控製過程對於結果的影響。
不管用的是什麼姿勢,隔壁老王是爽了,但是你問問那被進出上千次的賬戶爽了沒?
03
任何不以趨勢為主要盈利點的操作方式,資金容量都不會大,也都不會持久。為什麼這樣說?原因很簡單啊,你想想,如果你用幾個億的資金每天進出上千次試試,看看是能進得去,還是能出的來。
但是就有那麼一些人,沉寂在每次進出賺幾個點所帶來的喜悅當中十數年不能自拔。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每次進場有幾個點的利潤就跑,被套了就等一等再看,甚至會加倉,更有甚者會加到滿。
結果賺的時候不過幾十元、一兩百元,而賠的時候,經常是數千元甚至是上萬元。還得時時刻刻地緊盯行情,經常被折磨得失魂落魄,精神恍惚。
對於這些個人,如果你能看到我的帖子,建議你去買兩條小魚下鍋煎一煎。
什麼?不會做飯?!
那就讓你老婆煎,我保證你媳婦都懂《道德經》。
什麼?市場沒有那麼小的魚?!那就去河邊,看見有釣魚的,給他發兩根煙聊一聊,換他兩條小魚。
04
一般情況下有個幾年操作經驗的交易者都知道進場之前先找好止損位,根據止損位來開倉。但是執行過程中,卻經常有兩種極端情況出現。
一是剛被套,還沒達到止損位就急忙慌慌地止損平倉了,結果卻經常是你剛平倉,順暢的大行情就來了。
二是到了止損位,心裡卻捨不得砍。老想著再看看,說不定價格馬上就回來了,結果卻常常是越套越深。
鬱悶啊,鬱悶啊!橫豎都做不到點上。心裡不由地呼喊:蒼天啊,大地哪,哪位天使大姐幫我出口氣啊!
其實天堂不在遠方,而在你心裡,天使大姐也在你心裡。只要開倉之前找好止損位,進場之後嚴格執行,天使就會降臨。
當然這要有個前提,那就是你得有一個好的系統,不能隨心所欲的開平倉。否則天堂雖然就在你心裡,那也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05
烹小鮮不能總是去撓它,小魚做熟了,就得關火出鍋,否則就會糊了,而這個火候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盈利的單子也不能老想著落袋為安,同樣的,盈利到頭了,我們就得出場。不然的話,眼睜睜地坐個過山車,那比虧了更讓人難受。
在抓住一波趨勢之後,我們不要過早地出場,要放任行情發展壯大,讓利潤奔跑。但是在利潤到了最大化之後,我們就要想辦法將盈利變現了。
而具體盈利的單子什麼時候出合適,這又是一門大學問,我將專設篇幅來說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