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金融學系列文章之7:狹隘框架效應和心理賬戶理論

只給你地道的金融知識
george.d

先來看一個信用卡剛剛誕生時的故事。

信用卡在美國剛開始普及的時候,發卡機構和零售商打起了官司。他們爭論的焦點是,對於使用信用卡的消費者,商家是不是應該收取更高的價格或者附加費。這是因為商家要給發卡機構交一筆交易處理費用。所以,商家自然就希望這筆錢由消費者買單了。

但是信用卡機構不干了啊,要多花錢,這麼做,誰還用信用卡呢?他們要求兩種消費一定要價格一致。

這該怎麼辦呢?後來發卡機構換了一個思路,不關注內容,而是關注形式。

如果商家一定要收取不同的價錢,那麼“正常價格”就是向信用卡用戶收取的價錢,而使用現金的用戶可以享受打折優惠。

同樣是有差價,但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很滿意,至少在表面上,價格是一致的。

這其實就是利用了人們的框架效應。

什麼是狹隘框架?

框架,可以想像成拍照的時候相機的取景框,由於取景框的鏡頭只有有限的角度,框定在哪裡,我們看到的只有框裡呈現出的景色。

所以,形容人在決策時沒有全局觀就是狹隘框架。

按照傳統金融學理論,理性人是不存在取景框的,他們的視野是全局的。而現實中的人做決策,都會受框架影響,這就是框架效應。

在金融市場上,框架效應到底會如何影響人們做決策的呢?

為了更好地觀察金融市場,我們先試著在腦子裡畫一幅圖。

一個立體的金融市場,存在兩個維度:

· 一個是橫截面維度,指的是在一個時點上,觀察市場上的很多投資品種。

· 另一個是時間序列維度,指的是固定一個投資對象,看它在不同時間點上的表現。

我們就按照這樣的維度來看狹隘框架的影響。

橫截面上的理性投資:投資組合理論

我們先來看看橫截面上理性的決策應該是什麼樣的,再體會存在狹隘框架時的決策差異。

大家一定聽說過“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個說法吧?

在投資中,就是“別把所有錢都投資於同一個對象”,應該分散投資,這就是理性投資決策最重要的理論——投資組合理論。

投資應該怎樣組合效果最好呢?

我們以股票投資為例來說明。假如你找到一隻世界上最好的股票,你現在知道不能把所有錢全買了它。因為如果價格上漲你就賺錢了,但如果價格下跌你就會虧錢,這樣風險太大了。

為了降低風險,你決定再買一隻股票。

那麼,為了分散風險,應該買一隻價格波動方向與之前那隻相同還是相反的股票?

應該是相反。

所以,將波動方向相反的兩隻股票組合在一起,比將同一個波動方向上,第一好的股票與第二好的股票組合在一起風險要小。

投資組合理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兩隻股票的組合就不如三隻股票組合分散風險的效果好,三隻股票的組合就不如四隻股票組合分散風險的效果好……依次類推。

所以,當組合中股票數目相當多時,單只個股的波動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已經被其他波動相反的股票完全抵消掉了。

所以,決定整個組合的風險不再是單個股票自己的波動,而是股票與其他股票之間的相關性。

囉嗦了這麼多,就為了說明一點,理性人不會關心單個資產的上下波動。道理很簡單,單個資產的波動會被其他資產平衡掉,對風險沒有影響。

理性投資者只關心資產之間的協同變化有沒有發生變化,而不是去查看單個資產的漲跌。

橫截面上的狹隘框架:看單個投資的漲跌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這麼做的嗎?

不是。因為存在狹隘框架,人在投資時就沒有全局觀。就像瞎子摸像一樣,每個人才摸到一小部分,就開始做決策決斷了。

比如說,大多數人都明白要投資組合,分散風險。於是買了很多的雞蛋,把它們放在籃子裡。

但是人們從來不關注這個組合的漲跌,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每一隻雞蛋上,逐一查看單個自選股是跌了還是漲了。

這種最常見的每日操作,其實是錯的!

就像上面說的,理性人應該選擇不同波動方向的資產來組合。這樣,單個自選股的漲跌就會被其他股票的波動所平衡掉,對風險沒有影響。但是,投資者卻總是錯誤地將個股的漲跌當作風險。

而股票漲漲跌跌時,投資者又會關注漲跌相對於參考點的變化,像是成本價、近期高點、低點等等,這又會影響決策。

跌了會風險喜好,長時間持有;漲了又會風險厭惡,過早出售。

逐一查看自選股的錯誤,就在於投資時缺乏全局觀,被單個資產的狹隘框架局限了,沒有將資產當成組合來看,誤將單個資產的漲跌當作風險。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應該站在全局,考察整個組合資產之間協同波動的方向及幅度,根據這個來操作,而不是根據個股的漲跌來操作。

時間序列上的理性投資:不清點資產

我們再從另一個維度,時間序列來看投資。

資產一直不斷地漲漲跌跌,應該多長時間清點一次資產,以確定盈虧呢?

理性的答案是:不要清點!

這一點可能挑戰了很多人的認知。

清點一下自己的資產不可以嗎?難道不應該去了解自己的盈虧嗎?

理性人的投資只往前看,往未來的方向看,不會受過去影響,不會有參考點依賴。

時間序列上的狹隘框架:頻繁清點資產

頻繁清點資產就是時間序列上的狹隘框架。

投資者清點資產的主要問題在於,他們清點的目的是想要了解盈虧,而了解盈虧則是往回看,這樣投資決策容易受到參考點的影響而發生錯誤。

個人投資者常常會每日清點一下自己的資產。每日清點資產,實際上每天都在用參考點來校準。這大大增加了參考點效應對於投資決策的影響。

機構投資者雖然操作沒有個人投資者頻繁,但他們也要清點資產的。對於公司和基金來說,因為有披露季報的要求,所以,資產至少一個季度清點一次。而清點資產由於受到參考點的影響,也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操作。

實際上,清點資產的主要問題在於,會不自覺地計算盈利和虧損,導致投資決策“往回看”。

如何避免“往回看”?

假如你30元買了一隻股票,決定等它漲到60元的時候就賣出。現在股票價格已經55元了,請問你應該如何操作?滿倉嗎?空倉嗎?半倉還是其他倉位?

是不是覺得很難決策?

為何你覺得難呢?是因為你在“往回看”,你始終無法忘記30元這個參考點。現在請你忘記這個參考點,“往前看”,決策將變得容易。

你試著這樣做:你現在看到一隻股票,價格是55元,目標價位是60元。

對於這樣一隻股票,你願意配置多少倉位呢?

你可能會說,那最多配一成倉位吧。那麼,就請你出掉9成倉位!

是不是很簡單?

所以,清點資產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要擺脫參考點的影響。擺脫參考點的影響,投資應該“向前看”。

好了,這就是投資的框架效應,再回到剛開始信用卡的故事。

其實,對於店主還有消費者來說,打折和交額外的附加費並沒有區別,但是,人們就是更願意接受打折這種形式。

什麼是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是相對於真實賬戶而言的。

人在做決策時,有一個真實的賬戶,記錄著真實的盈虧;與此同時,人還會在心理上建立一個賬戶。

心理賬戶與真實賬戶有一定的關係,它會隨著真實賬戶而變化,但又不完全對等。

我們先用一個經典的例子來感受一下。

第一種情況,你花了1500元買了一張音樂會的門票,你在去的路上,發現票丟了,售票處這個時候仍在售票,你會再買一張嗎?

第二種情況,你去聽一場音樂會,打算去現場買票,票價是1500元。但是,你在去的路上,丟了1500元,如果你帶的錢仍然充足,你會繼續買票聽音樂會嗎?

你是不是丟了票,就會選擇回家,但是丟了錢,就會接著去聽呢?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從傳統金融學的觀點看,兩種情形是一樣的,人的真實賬戶都是少了1500元。但研究表明,多數人在丟了票以後會決定回家,但在丟了錢呢,會決定繼續買票。

這種行為差異就可以用心理賬戶來解釋了。

決策者有很多個心理賬戶,單獨記賬。在音樂會的心理賬戶中,聽音樂會的享受價值相當於它的票價1500元。

在第一種情況下,丟了票,再買一張票,心理賬戶就會感覺音樂會的成本變成了3000元,超過了聽音樂會帶來的享受,所以你可能不願意再買票了。

而在第二種情況下,丟了1500元錢的損失是放在現金這個心理賬戶裡的,並沒有和音樂會的心理賬戶相關聯。所以,丟了錢,還是不會影響你去聽音樂會這個決策的。

這就說明了,決策行為不是受真實賬戶影響,而是受心理賬戶影響的。

而且,對於投資者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人的心理賬戶有很多個,彼此分割,人們在決策的時候沒有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

心理賬戶對投資決策的影響

回憶一下你或者你朋友的投資方式,是不是會把錢劃成幾部分,投資一部分到相對安全的資產,例如存銀行;一部分到風險資產,例如買股票。

然後把這兩個資產分別在兩個心理賬戶中進行管理。一個避免貧窮保證基本生活,另一個希望暴發致富。

但在傳統經濟學假定的情景中,理性人就不會這麼做,他的決策是沒有心理賬戶的,所有資產是統一的真實賬戶,他對待投資組合的風險態度是唯一的。會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配置最合適的投資組合。

比如說,在某一風險偏好下,用一部分資金來配置安全資產,存在銀行中;另一部分配置在高風險資產中,買了股票。但無論是存銀行還是買股票,組合的風險和收益是加權平均計算的,是在一個風險偏好下算出來的最優組合。

然而,在實際中,人們在投資時卻很會受心理賬戶的影響。所有的人在投資決策時都會先劃分心理賬戶,再為每個賬戶設定單獨的資金用途:拿來吃飯的錢絕對不敢冒險;小孩教育的儲備金用來做長期投資,希望到期時的收益保證;希望暴富的錢用來炒股票,漲跌相對淡然。

你看,這是不是很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會把不同用途的錢,比如買食物的、買生活用品的、交學費的裝在不同的信封裡,花的時候只考慮這個信封裡的錢應該怎麼安排。

之所以你會這麼做,可能是因為,心理賬戶由於單獨核算,可以幫助人們儲蓄和約束消費。例如,儲蓄某個特定用途的資金(教育、養老等),將某個渠道的收入用作特定的投資等。

心理賬戶有什麼問題?

首先,心理賬戶導致人們缺乏長遠眼光,不能全局看問題,因厭惡損失而使投資過分保守。

其次,總組合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是最優的。此外,由於對每個賬戶單獨核算,風險容忍度不同,比如說,對股票的風險容忍度高,對教育儲備金風險容忍度低,這也會讓投資者對每個賬戶單獨決策,導致操作失誤,更進一步偏離最優總組合。

心理賬戶對生活決策的影響

其實,心理賬戶不僅存在於投資實踐中,還廣泛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 先付費還是後付費

比如說,先付費與後付費,這兩種情況下心理賬戶不同,即使真實賬戶相同,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有兩個朋友先後到國外旅遊。一位選擇了最貴的一個團,回來之後,他對那次旅遊贊不絕口,說想吃什麼隨便吃,想玩什麼隨便玩,想進什麼景點隨便進,感覺真的太開心了。後來,他給那個旅行團打了最高的評分。

另一位朋友則報了一個便宜的團。結果,那一趟玩得併不開心。吃什麼,付費;玩什麼,付費。後來,他對那個旅行團給出的評價也不高。

實際上,算下來這兩位朋友的消費總額是一樣的,因此真實賬戶是相同的。兩個人感受的差異就在於心理賬戶。

前一個人先付費,在遊玩的心理賬戶裡只有愉快,並沒有受之前團費支出的影響,怎麼玩怎麼開心,沒有痛苦。後一個人在每一次消費時,消費的快樂都會被付錢的痛苦抵消一部分。

| 工資和福利應該如何發放

再舉個例子,工資和福利分開發放,其實也是利用了心理賬戶的特點。從真實賬戶來看,不管是工資還是福利,其實都是個人的收入。但如果將所有收入一起作為銀行存款進行發放,遠不如將其分割成一個個福利發放。不同類型的福利,會讓人在各自獨立的心理賬戶中不斷感受著愉快,因此福利的感覺會更高。

如何理性決策?

投資時不要對各個資產單獨決策,也不要太在意單個賬戶的漲跌,而應該放在一起通盤考慮。

除此之外,我們又可以利用人的心理賬戶這一點來幫助我們決策。

比如,如果你是老闆,在給員工發福利的時候就應該盡量把獎金、福利、消費、禮物等盡量分開,讓你的員工充分感知各個賬戶的效用,提高幸福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最後編輯於2023/08/30 01:07

949 贊同
評論
收藏
查看原文
相關推薦
關於我們 用戶協議隱私權政策風險披露認證協議社群規範 幫助中心 意見回饋
App Store Android

風險披露

金融工具交易屬於高風險投資活動,有導致部分或全部投資本金損失的風險,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網站所包含的任何觀點、聊天訊息、通知、新聞資訊、研究調查、分析、價格或其他訊息都是作為一般市場訊息提供的,僅供教育和娛樂之用,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所有的觀點、市場行情、推薦或任何其他內容可能隨時會改變,恕不另行通知。Trading.live對因使用或根據這些訊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的任何損失概不負責。

© 2024 Tradingliv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