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门交易该从哪里入手?
sea² 37 回答
在交易中,被市场来回打止损,该怎么解决呢?解决的依据是什么?
andre 64 回答
交易中突破建仓与回调建仓如何选择?
hso9532284 38 回答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交易员?
李莜阳 80 回答
放弃学业做交易有前途吗?
picture 37 回答
以下跌趋势为例,它的反转过程一般遵循基本的:下跌——止跌——反弹——反转。如图(1)所示:
图(1)
下跌中,下跌K线:中大阴线、长上影线、连续的阴线下跌、逐渐放大的阴线。
下跌中,止跌K线:长下影线、十字星、下跌阴线的幅度减小,又称预警信号。
下跌中,反弹K线:长下影线、中大阳线,又称为反转信号。
下跌中的反转,主要体现在趋势中的结构反转。
下跌过程中,也可以把它概括为四个阶段:
1、下跌阶段
2、止跌阶段
3、反弹阶段
4、反转阶段
图(2)
图(2)中,我们发现:
下跌阶段:以中大阴线为主,表明较强的空头动能,但也会掺杂小的止跌或反弹K线。
止跌阶段:出现短暂的不创新低,还出现一定下影线的K线以及反弹的小阳线。
反弹阶段:以止跌K线和反弹K线为主,也会掺杂一两根下跌的K线。
反转阶段:以结构趋势转换为主,突破下跌趋势线,不创新低,低点抬高,突破前高。
下跌趋势中,也常出现下跌阶段就直接出现反弹阶段,反弹阶段也会直接演变成V形反转,我们大概了解基本的反转过程就OK,不必概念化。
接下来,我们谈下起点K线的辨识与交易。
所谓的起点K线指的是波段或趋势反转的反向第一根K线。如图(3)所示:
图(3)
起点K线的特征:与原趋势反向,常见于止跌(滞涨)阶段和反弹阶段,K线形态一般是中大实体的K线或带有一定长影线的K线。
任何波段或任何趋势行情,都始于起点K线,但是不是所有的起点K线都是波段或趋势行情的起点。
如何抓住一个有价值的起点K线?
那么,我们必须结合起点K线所处的交易背景:趋势、位置、结构等。
我们再看这个案例,如图(4)所示:
图(4)
图(4),K1到波谷A的波段下跌中,K1、K2、K3、K5、K6、K8是下跌K线、K4和K7是止跌K线,K9是反弹K线。
其中可以把K4和K9认定为起点K线,但是由于价格仍处在下跌趋势中,K4和K9只是一个行情反弹的信号而已,不容易形成下跌趋势结构的反转,因此其价值并不是很高。
波段AB突破下跌趋势线,形成第一波多头的上攻,然后价格再回落测试前波谷A关键支撑位,并没有创出新低,这就初步确立一个二次测试的多头反转结构。
在关键水平支撑位AC,出现一根中阳线K10,它属于反弹K线,也是一个波段CD的起点K线,同时也是一个反转结构关键点上的反转信号,由此判断K10是一根具有较高价值的起点K线。
当波段CD上攻测试前波峰B水平阻力位,就进入一个趋势结构反转的阶段,反转阶段的起点K线的价值相对较高。K11中阳线是一根具有较高价值的起点K线,它是位于反转阶段,依靠小高位构筑的支撑位向上突破了关键阻力位,初步确立上涨结构趋势的形成。
可见,有较高参与价值的起点K线一般最好位于行情的反弹阶段和反转阶段,尤其反转阶段的起点K线。
以上是基于单周期的起点K线辨识与交易逻辑,这套分析方法放到大小周期转换交易中,可以解决我们很多大小周期交易中容易混乱的问题。
图(5)
图(5)是一张日线走势图表,结构A-B-C是一个明确的下跌趋势结构。
K1是一根位于下跌结构中的止跌K线。
K2是下跌结构中的反弹K线,也是反弹的起点K线,这根K线不管是日线还是日内都不太合适去参与做多,日内周期可以适当寻找反弹做多的机会。
K3是一根反弹的小中阳线,比K2的振幅缩小,说明多头力度在减弱,如果参与反弹做多,K2收线可以适当参与,K3收线就不太适合了。
K4带有一定长影线小阳线,这是一直滞涨信号,说明上方有压力,日线还是日内度不太建议做多,是否可以做空呢?因为不是起点K线,日线做空相对激进,也不太适合,但可以 考虑转入日内跟踪看看。
K5和K4属于滞涨K线,都是反弹无力的预警信号。预警信号不管是日线还是日内,做多是不考虑参与,做空可根据日内周期观察跟踪参与。
K6是一根带长影线的中阴线,是顺下跌结构A-B-C的起点K线信号。日线看空,日内做空尽量规避,因为是起点K线,日内寻找做空是较合理的策略交易。
K7和K8都是继K6起点K线的延续,空头动能相对被消耗,如果你在K6已经入场,可以继续持空头仓位,新开仓就要谨慎,因为最佳开仓是起点K线K6,当然如果做多,不管是日线还是日内都不太建议参与,因为日线都还没出现止跌K线也没出现反弹K线呢。
最后,总结几个起点K线的运用:
1、起点K线的形态一般是反转的中大实体K线和长影线的K线。
2、位于止跌(滞涨)阶段和反弹阶段的起点K线可关注,反转阶段的起点K线价值最高,应重点关注。
3、选择位于关键点位(支撑位和阻力位)的起点K线入场会更加稳健。
4、顺结构趋势的起点K线会更加稳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最后编辑于 2023/09/07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