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果放开了讲的话那真的就多了去了,所以这里会挑新人学习基本面最常见的问题简单聊一下,依旧跟想认真学习的亲们推荐《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金融学》,很多内容在书里都有写到,并且非常细致。
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财政政策由财政部来制定。中国的央行和财政部都由国家管控,所以可以看到两个部门配合起来默契,但是美国就不一样。
美国的央行,也就是美联储(Fed)是独立的,不受政府管控的,而且美联储实际上也是一家投资银行(OMG下一节给大家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个内容很重要,TOT坑好多),背后有多个家族,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ps:请此时想到《货币战争》的亲们自行百度一下这本书,看看百度百科最后几段说了啥),而美国财政部是受政府管控的。最明显的大家可以想一下,特朗普经常抨击美联储,说美联储把利率弄的太高了,特朗普自己的推特上疯狂diss鲍威尔而鲍威尔依旧在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坐的稳稳的,并且在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还会回怼特朗普几句。
回归正题,货币政策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跟钱的量有关的,比如说降息,就相当于把更多的钱从商业银行里拿出来投放进市场,财政政策就是加税减税有关的,比如前段时间我在有些公交车站会看到的“减税降费”的牌子,相当于原本个人所得税需要交500,现在只用交300,多出来的直接给到劳动者手里自行支配。
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发展的不好,会优先考虑采取货币政策,然后才使用财政政策。一般而言两个政策会配合着来,不过美国特殊,美联储跟特朗普这两年利益冲突,所以才会看到美国政策这么乱的局面(我……你们别急,这个涉及金融史,美联储历史,以及08年金融危机等等事情,我……我慢慢补TOT)。
我们研究外汇呢,最常见的是货币政策,毕竟外汇说白了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货币政策更多的影响国际,财政政策影响国内。
货币政策有很多工具,其中QE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美联储08年金融危机后用的就是QE,现在欧盟开启的也是QE,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降准 2.降息 3.资产购买 4.印刷货币
降准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结合之前讲过的内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会按照自己资产的比例给央行交一笔钱,为存款准备金,这笔钱占自己资产的比率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会对这个比率给定某一数值,举个例子为5%,那么5%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达到这个比率,不然会罚很大一笔钱。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一般来讲会比法定的多准备一些钱,也就是超额准备金。一般而言降准会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降息这个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在之前文章利率决议里面讲过,不再赘述。
资产购买,是在市场经济真的很差的时候,央行会自己把钱拿出来,买某些企业的股权债券,成为企业的股东,相当于把钱直接给了企业,支持企业继续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正常运作发展,属于点对点的帮扶,而降息属于对所有行业的普遍刺激。
印刷货币是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用的办法,因为假设原本市场有1份钱,我现在再印刷1份钱投递到市场,那么社会产出没有改变的时候相当于我买东西的价格就涨了一倍,我手里的钱直接贬值了一半,这会带来最直接的通货膨胀。我国在08年的时候通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向市场投放的4万亿就是如此,属于没办法的办法。
货币政策还有一个工具是欧洲用到的TLTRO,这个叫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是央行把钱拿出来以很低的利率借给商业银行,让商业银行向市场发放贷款,商业银行有钱了,同样以较低利率借给企业或者个人,那么企业和个人就可以拿这笔钱去创造新的产品,会使社会经济走好。
还有一种是美联储最近利率决议上提到的公开市场操作,这个会经常出现在各国的货币政策中,使用也很频繁。举个例子,美联储上次说会持续购债,这个就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把债券买回来,把钱投放到市场的动作,相当于给市场释放了流动性。因为通过降息给市场释放流动性需要的时间长,而且降息一次释放出来的钱会很多,有时候政府希望可以自己控制一下量,想释放的少一些,那么就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自己控制卖出多少量的债券。
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很多,以后再找个机会慢慢补,这里想说一点,货币政策,以降息为例,想见效需要的时间长,不是说央行决定降息了公众就立刻取钱出来,企业就去贷款,这当中需要一段过程的。而财政政策属于立竿见影的,我这个月给你免了200块的税,你就会去消费,不需要像货币政策那样等上一年半载的再去花掉这200块。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可比性,二者都是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为了达到理想经济状态而实施的策略,而且不是说QE开启了就必须四个步骤都要走完,央行会随时查看本国数据,并做出适当调整。
下一篇我会简单聊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还是老规矩,有什么想提前了解的可以留言,有问题也可以留言,我看到了会回复哒